視覺聽覺化及聽覺視覺化,這很特別的是,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理論,是在余道昌博士在音樂與科學課程當中聽到,人類出生第一個會可以運用的感官,首先是聽覺,先可以聽到聲音,並且辨識是爸爸還是媽媽的聲音,接著到了4歲視覺才開始逐漸明朗化,所以以人類的演化來說,聽覺是比視覺還要早的。
為什麼我們需要將視覺和聽覺極大化?因為當我們有效的運用視覺和聽覺的時候,處理事情和學習的速度也會明顯增加的。
(一)視覺提升
1.視覺盡可能要擴大去看中線。
2.可以採跳躍式的閱讀,並且盡快提升閱讀速度,一開始可以使用筆來提升速度。
3.包含閱讀英文的時候字群a cat為一組等等,看的字是字群。
4.大量閱讀文章的時候,嘗試看第一句和最後一句這樣,如有需要再閱讀細部的文字,好的文章通常會在第一句和最後一句話總結。
6.人類在閱讀的時候可以不用全部的字形都拼對,也可以閱讀,利用這樣的特性,盡可能提高眼睛看字的速度,這樣才能提高閱讀的速度。
7.水平比垂直的字更好去閱讀,因為垂直閱讀的時候更需要眼睛精密的控制,所以如果可以閱讀的書籍盡量選擇由左到右、由上到下的文章閱讀,也可以發現英文文章的排列也都是如此。
8.在閱讀的時候,如果還在思考上一句話,眼睛就先跳到下一句話。例如:當彈琴還在彈第一段的時候,眼睛要先可以喵到下一段,就如同google導航一樣,當我們正在開車時,導航會提早提醒我們下一個動作,在5公里後右轉等等。
(二)聽覺視覺化,視覺聽覺化
將聲音轉為字、顏色(高音的時候可以用紅色、低音可以用藍色等等,以去辨識聲音,我另外聯想到情緒標記,用顏色是標記自己現在情緒的方式)、空間距離。(聽覺視覺化)
別人講話的時候可以顯現字幕在腦海中(聽覺視覺化)
樂隊指揮一樣,用手的高低去表示這樣的音色高低(聽覺視覺化)
用空間去測量講話講化的能量是什麼?平常在琴房可以用什麼樣的聲量,或是在大廳的時候需要用什麼樣的聲量,就如同投籃球一 樣,需要多少力道去投3分球一樣。(聽覺視覺化)
閱讀的時候念出文字(視覺聽覺化)
(三)學習金字塔
最高段是教導別人
聽覺+視覺+立體思考是教導別人;用最簡單的語言把別人教會
聽覺+視覺+肢體運用(做do)
聽覺+視覺+立體思考(互相討論)
聽覺+視覺+平面思考(筆記)
聽覺+視覺(聽覺視覺化、視覺聽覺化)
視覺
聽覺
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對我而言,平常在快速閱讀書籍的時,的確需要提升眼睛閱讀速度,但是我沒有想過將聽到的聲音用視覺的方式表現出來,例如聽別人說話的時候把它變成字幕,不然有時候聽太久真的會忘記別人在說什麼,我真的想要嘗試看看,當兩大感官互相利用的時候學習效果會更大。